【每日一练】教师招聘教育理论考试(12月28日)

时间:2017-12-28 14:16:01责任编辑:yaqi

关键词: 全国招教 2017

  • 报名条件
  • 考试指南
  • 历年考情
  • 选课报班
专业老师在线答疑

备考推荐: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协议班

点击加群:教师招聘交流群(群内定期分享招教学习资料、发布考试新信息)


一、单项选择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

A.14周岁以下                  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       D.18周岁以下

2.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当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教师应使其心理紧张程度控制在(   )

A.非常高的水平      B.较高的水平      C.中等的水平       D.较低的水平

3.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有些学生对行为规范有正确的认识,但不能坚持做出正确的行为。这需要教师从(   )入手进行教育。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4.写作文时先列出提纲,这属于(   )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复述策略       D.监控策略

5.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适合的安排应该是(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刻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时间

C.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D.任由孩子随心所欲地看电视

二、多项选择

6.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有(   )

A.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相结合       B.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记忆

C.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             D.增强学习动机,明确记忆目的

7.下列目标中属于能力目标的有(   )

A.学生能够完整背诵整首儿歌

B.学生能够用手指作画

C.学生能从文章中联想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D.学生能够把两个数字相加,得出正确答案

8.教师运用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有(   )

A.因材施教       B.参与式教学       C.理论联系实际      D.读书指导法

9.李老师讲“惯性”的概念,让学生在书本上划出来,然后要求默诵。几分钟后,他开始提问:“什么叫惯性?”学生都紧张起来,只有一两个人举手。这时一个平时颇让老师头痛的学生却高高举起手。老师:“说说看。”不料这个学生站起来大声说道:“我想问问,如果地球突然停住不转,地球上将出现什么情况?”这一问,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交头接耳、纷纷议论。这位老师一时语塞,脸上颇为尴尬,便板着脸高声呵斥:“谁问你这个了!我叫你背诵‘惯性’,上课为啥不专心听讲……”案例中的老师犯的错误有(   )

A.课堂控制力不足,纪律混乱         B.缺少处理偶发事件的能力

C.不尊重学生,对学生有偏见         D.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0.在教学过程中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方法有(   )

A.多运用启发式、参与式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

B.用尽可能多的教具、仪器、设备,避免单调死板

C.进行注意力训练,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监控的能力

D.提高学生对学习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加强对学生注意力的训练

三、判断

11.学校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   )

12.国家课程标准是编制教科书的直接依据。(   )

13.从课程论的角度来看,合理安排教室座位,布置优美的教室环境属于隐性课程。(   )

14.如果把上课看成信息传输,那么教师和学生都是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   )

15.现代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日趋分化。(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B【解析】根据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2.D【解析】“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的佳水平随着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行为效果(工作效率)随着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所以,当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教师应使其心理紧张程度控制在较低水平。

3.C【解析】道德认知是指对于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道德上的表现。道德情感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憎、喜恶等情感体验。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道德行为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学生对行为规范有正确的认识,但还不能坚持做出正确行为,表明他们的道德意志还不够坚定。

4.A【解析】列提纲属于纲要策略,是组织策略的一种。

5.C【解析】普雷马克原理,也叫祖母原则,即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有效强化物。简单地说,每个人都有一个强化等级,在强化等级中,处于较高一级的强化物比处于较低一级的强化物更容易引发操作行为,所以,处于较高一级的活动可以强化较低一级的活动。即如果有一件愉快的事等着学生去做,他们会很快完成另一件不喜欢的行为。但要注意,行为和强化的关系不能颠倒,须先有行为,再有强化;不能过度使用强化物,否则,可能使强化物失去原有的效力。

二、多项选择

6.ABCD【解析】复习方法的合理性、感官参与的程度、对记忆材料的加工深度以及学习的动机水平都是影响记忆效果的因素。一般来说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相结合,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记忆,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增强学习动机,明确记忆目的都有助于记忆效果的提高。

7.ABD【解析】C项属于情感目标。

8.ABCD【解析】A、C项为教学原则,B、D项为常用的教学方法。其中,参与性教学是指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积极地交往和互动,达到认知共振、思维同步、情感共鸣,创造性地完成教学目标的教育实践活动。

9.ABCD【解析】题干中的李老师在面对学生突然提出的问题时,没有沉着冷静地去应对,而是呵斥学生,这说明该教师缺少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也忽视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0.ACD【解析】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方法有:(1)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2)培养间接兴趣;(3)合理组织课堂教学,防止学生分心;(5)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另外,许多学科的教学还需要借助教具作为辅助手段,尤其在低幼儿童的教学中,合理使用教具可以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教具应该新颖直观,能够很好地说明问题。教师用教具时还要给予言语讲解,引导学生正确观察,避免学生只关注表面现象,忽略实际问题。

三、判断

11.×【解析】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题干所述内容为广义的教育的含义。

12.√【解析】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标、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13.√【解析】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包括多种表现形式,其中的物质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建筑、教室的设置、校园环境等。

14.√【解析】上课过程中,教师是通过讲课传授知识,同时也在接受学生学习的反馈。学生听课接受知识,同时也给予教师信息反馈。

15.×【解析】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之一是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2024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学习答疑
  • 1对1指导
  • 笔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公开讲座

手机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收藏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备考干货下载

互动交流

  • 微信客服咨询

    添加微信客服
    随时随地答疑解惑

    “码”上添加
  • 历年试题 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码”上领取
  •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码”上测试分析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