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全国招教 2022
一、单选题
1.对一节课所包含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的规范,在“教学论”中具体指的是( )
A.课的类型
B.课的形式
C.课的模式
D.课的结构
2.在协调学校领导、家长、任课教师的关系中,班主任起到( )
A.领导作用
B.决定作用
C.核心作用
D.纽带作用
3.听完一节精彩的语文课,自觉投入到下一节数学课的学习,这体现的注意品质是(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起伏
D.注意的广度
4.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这种迁移属于(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垂直迁移
D.水平迁移
5.21世纪初推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A.自主阅读
B.文体活动
C.健康教育
D.研究性学习
二、判断题
1.理想的师生关系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亲密无间、“零距离”的关系。( )
2.教师确定教学目标需要认真研究学生,没有必要研究课程标准。( )
3.人的行动方式、行动的坚持性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动机性质的制约。( )
4.并不是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由经验引起的。( )
5.新课程改革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这是实现课程结构的转变。( )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D【解析】题干所述为课的结构的概念。
2.D【解析】班主任是联系各科任课教师的纽带,是学校班级间互相联系的纽带,同时也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各方面教育力量的桥梁。
3.B【解析】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故题干所述体现了注意的转移。
4.A【解析】正迁移也叫“助长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
5.D【解析】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二、判断题
1.×【解析】教师与学生在心理上应协调一致,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表现为师生关系密切、情感融洽、平等合作,但这并不是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亲密无间、“零距离”的关系。
2.×【解析】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标、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教师确定教学目标,也要研究课程标准。
3.√【解析】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动机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功能。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从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同时它还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当个体活动由于动机激发而产生后,能否坚持活动同样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
4.√【解析】并非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由经验产生的,如生理成熟、疲劳、药物等因素亦可引起行为的变化。
5.×【解析】新课程改革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这是课程功能的转变。
2024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机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